《絕命逃脫》相關評論

張小腰腰
這部影片在信仰瀕臨破滅的年代呼喚信仰,在人格屈服易折的拷打贊美人格。老幼婦孺皆知的《弗洛倫薩清晨》是神父與革命黨交接的暗號,是孩子們在神父行刑前最后的挽歌,是簡單而又催人淚下的家園小調。作為意大利新現實主義的代表影片拒絕戲劇的反轉,減少對死亡加以強烈渲染。前半段處處細節刻畫出艱難世事下人們的日常生活,其中不乏幽默,溫馨的片刻,后半段則是緊鑼密鼓的追捕,背叛,逼供。以善良正直的女性皮娜之死鋪墊了悲傷的結局,然而靈魂的高尚展現在肉體殘害消殞之時,并在監獄外的孩子們心中播種傳遞。這種全民抵抗納粹的氣氛當然是刻畫的,對人類違背信仰的反思和請求寬恕的禱告也是意識形態,然而其基礎是小至個人,大至人類的自由幸福。德軍逃兵、女友有罪,但也被同情和寬恕,因為集體的罪惡承擔到個人,往往在無知中偏離了自己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