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篷外是歐洲4 - 南法篇》相關評論

羅小巫
比空山靈雨好看得多,原班人馬,多了一個張艾嘉。不得不說,胡金銓的班子的顏值實在不高,好在環境布景美遮蓋掉了這一點。我挺喜歡這個電影,可以給五星。觀看過程中一直考慮這故事是否合理,直到最后才最終確定,想找出一個值得吐槽的漏洞還真難。音樂與音像的結合挺有意思的。這部奇幻、武俠劇的打斗部分挺別致的,用聲音,煙霧、色彩構建的神秘來代替拳打腳踢與蹩腳的光波特效,這是讓我挺喜歡的。看到最后半小時,我終于是沒忍住,想到——這片怎么這么長?直到3個小時才有這種感覺,這部片在我心中就是很成功的了,不知道125分鐘版是什么樣子,我也沒什么興趣去看。胡金銓電影中的女性地位不可謂不高,很強勢,這片尤其明顯,男主完全是笑料擔當,不過全靠這個人物的性格才讓片子節奏輕松,歡快些,設計很妙,不然就會是另一個走向,其實我更。

美劇24網
最好的戰爭片之一,亦是最好的反戰片,沒有之一。從影像到結構,從人物刻畫到情緒捕捉,從個體內在探索到歷史幻象還原,都給出了精準深刻卻仿佛妙手偶得的呈現,攻入柏林后的結尾段落其處理方式和生成表意,只能用驚人形容。也許對塔可夫斯基和本片最高的評價就是,如果后來他沒有潛回觀念和記憶組成的曖昧旅程,而是繼續直視歷史和現實的真實投影,他依然可以雕刻出最好的時光。

口是心非
開場遠距離投籃入筐這一動作和結果,就生動地展現了教練積極向上的性格和暗示了影片的奇跡結果。不要寫廢戲,要么塑造人物,要么塑造情感基調,要么提供暗示的線索,總之要有功能性。故事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用美式打法打敗美國隊,拍法和寫法也都非常美式商業片,快切分鏡、速度感運鏡、子彈時間時刻......訓練和球賽部分還有一種日本漫畫感哈哈,教練的動機、穿插的笑料也展現出一種敢于自嘲過去的大國心態(為了讓兒子出國治病、禿頭官員說自己愁白發、籃球隊上下出國一趟全員偷帶國外物品...)有一種有趣的呼應,仿佛在暗示著電影市場上的對抗也可以用相同的打法,師夷長技以制夷,蠻好的。雖然難免大眾式煽情,變成了美式體育勵志樣板戲,時長有限群像塑造太倉促,但是值得鼓勵的商業化嘗試,好奇被刪的13分鐘是什么戲,3.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