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女男神賴上我》相關評論

超哥
岡茨的《拿破侖》看了30分鐘,暫時還沒看出這部法國影史第一神作在哪里。其中馬賽曲問世眾人激昂高歌的部分,明顯非默片之所長;看過70分鐘,才漸入佳境。拿破侖腦瓜頂上閃現神圣光芒,丹東則是貝多芬式的咆哮怒吼;70~160分鐘,政治大事密發。馬拉浴室被刺,丹東因朝試核而緊張,雅各賓轟然倒臺,圣鞠斯特最后一次演講,然后和羅伯斯庇爾一起上了斷頭臺。拿破侖卷土重來接管軍隊,在議會上宣布,“從今早開始,我就是革命!”……默片時代的法國電影既強也多樣。路易菲拉德的犯罪系列;岡斯的戰爭史詩;克萊爾的先鋒喜劇;雅克費戴爾的詩意現實主義……怎么到后來,百家爭鳴就被新浪潮的文藝小資的一家獨大所取代呢?

月渡星川
對諜戰這樣的題材,婁導似乎有些放不下架子,不愿拍得太通俗化,故而在信息的交代上有很多模糊不清的地方,比如“山櫻”指代什么就一直藏著,初看是在制造懸念,但是一路看下來這代號其實是麥格芬,只用于推動人物行動和情節的作用,實際含義并不重要。 形式上比較有意思的地方在于話劇的舞臺布景和船塢酒吧是同樣的空間,以同樣的場景作為紐帶將戲劇空間和現實空間(或者說電影空間)捆綁在一起,于是轉場時常帶來似實似虛的觀感,這種觀感在結尾日本人侵入舞臺時最為強烈,有了之前排練時相同場景的鋪墊,結尾“現實”走進舞臺就形成了獨特的蒙太奇效果,讓你懷疑是否電影其實是非線性敘事的,若是影片交代時間的字幕可以省去,這種效果會更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