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三年后》相關評論

八月長安。
1.情節略帶情色意味,張達明表演出彩2.配樂贊,凄美迷離之感,鄧一君萌帥。失戀傷心的鏡頭,把一個情竇初開的小男生表現的淋漓盡致。3.靚靚和舒淇,雙姝斗艷,在不知不覺侵占你的生活,完全取代你才最可怕。串聯故事取材于美懸疑小說家斯坦利艾林的《本店招牌菜》,阿米斯丹羊肉,名字都一模一樣。

一梗坦格利安囧
林家棟說:“慢歌要唱出唏噓,快歌要唱反叛” 可是電影里既沒有反叛的“盡皆過火,盡皆癲狂”的香港精神,也沒有彼時與此時香港不同境遇的唏噓。只有流水賬,走馬觀花式的所謂“香港女兒”的百度百科,家庭事業愛情三條線,每一條都很平淡乏味,相比本人精彩波瀾壯闊的一生實在是太過欠缺,如果僅僅是電影里的這么多,又如何擔當得起“香港的女兒”這一稱號呢,原本可以講,只是如今的香港,如今的時代已經不容許了,影片只好把僅存的無害的拿出來編排。 從影片來講,除了時間節點,沒有可以貫通全片的線索或者說敘述動機,只講了“她做了什么”沒有講“為什么這么做”,遺憾。演員如提線木偶般被攝影機控制,沒有成長線,只有工具人。